News
一 族谱和故乡 ‎(抄自《民国《霞湾冯氏六修族谱》的文化价值》)‎
Published : 4 December 2021 - 6:16:07pm

水祖源,树祖根。寻根问祖是中国人生死之外的第三种本能。故乡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根。
我们夫妻在株洲工作,成家立业28年,是半个株洲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祖籍地就在株洲市石峰区霞湾社区。直到2015年“五一”劳动节,我们和儿子在株洲市冯金城宗亲的带领下,在湘潭冯义宗宗亲家,拜请翻看到民国三十二年(1943)《霞湾冯氏六修族谱·世纪第五卷倡房道公冠支承谟公房》第85页,看到记录我们父亲冯公志明的齿录。这时,我们才笃定地知晓了自己的祖籍。父亲1969年去世时,作为长子的我才12岁,大弟6岁,小弟出生才8个月。母亲陈秀英三十岁,是湘潭纺织印染厂细纱车间的女工,孤儿寡母,我开始懂点事了,保留了志龙叔叔交给我的父亲的遗物:一是父亲单位中国铁路工会全国委员会1957年2月填写发放的第0352380《会员证》。二是中国铁路工会第四设计区工会制的《职工劳保卡片证》。我原以为这就是父亲身份留在世上的唯一纸质记录,却在族谱里看到父亲生庚年月的记录。循着齿录,还翻看到在我三岁毫无记忆时去世的爷爷冯公德训和把我带大的奶奶唐氏的记录。一路往上有曾祖、高祖,一直可以上溯追寻到我的一世祖冯公有运。我是霞湾冯氏冯有运公的第二十三代孙,霞湾冯氏第二十四世。
之前,只听志建叔叔说,我的名字“起建”是爷爷取的。我工作后,觉得名字土气,自作主张改成“启剑”,读音不变。看了族谱后,才知道爷爷是按照字辈“……承芳植本,维先树德,继起日新,振家辅国”的字辈名取的名字。作为爷爷的长孙,在他心目中,我的名字担负了家族承前启后的责任。
1943年《霞湾冯氏六修族谱》修订时,志龙叔叔还没有出生,谱上没有他的齿录。他也没有看过族谱,完全是根据祖辈口述,把祖父树谓的哥哥树田和弟弟树誌的名字,媳妇的姓氏;父亲德训、叔父德美及婚配沒葬情况一一记录下来。
志龙叔叔初中毕业,种菜卖菜,养家糊口。他留下的这份家谱记录,是普通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使然,是中国人传统和精神的高地。口口相传的中国式家教,维系着族情亲情,维系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这种父传子,爷传孙的方式,可信度高。事实证明,即使数百年不见,寻根问祖,父辈们口传的一个地名,一个人名,一草一木,都是帮我们回故乡的路引、指示牌。
父亲、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五十多年后,他们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记忆里已经被岁月淘洗得模糊不清,内心深处生发出几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慌张。直到看见族谱,有了归属感,一颗心才踏实放下。按照族谱的记录,我们多次走访霞湾故里。在湘江边冯氏聚落的村庄,冯氏凌云堂祠堂旧址。族谱里的一个个先人向我们走来,他们的气息氤氲透骨地与我们交织在一起。霞湾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无比亲切。

最神奇莫过于志龙叔叔生前留下的一份口口相传的家史记录。我父亲过世五十多年来,每年清明节,都是志龙叔叔带我们扫墓挂青。清明节,全家人到得齐,比过年还热闹。最初我带着两个弟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带来了爱人、孩子。叔伯兄弟、姑表姊妹,坐满四大桌,忙得叔叔婶婶堂弟弟嫂洗菜煮饭,不亦乐乎。饭桌上,我们还常常能听叔叔讲些从前的家事。叔叔做了爷爷,更喜欢翻古,他还说在写家谱。我们都没有当一回事,直到2017年叔叔过世,我没有亲眼看过他写的家谱内容。看了民国《霞湾冯氏六修族谱》后,我请堂弟学良找出了他父亲写的家谱。这是叔叔用圆珠笔,写在小孙子小学生作业本上的7张纸的家谱。上面记录了从清朝1883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的信息。这些凭记忆的记录,与74年前的《霞湾冯氏六修族谱》齿录名字一一对应。
志龙叔叔的记录:

“据前辈所讲,本人所知,祖籍湘潭原木桥。1883年曾祖父冯东启带领子女迁东坪西瓜山庄。”古人说:三十而立。高祖父东启公30多岁,带着大儿子树田、二儿子树誌自立门户。他迁到东坪镇西瓜园的第二年,1884年妻子又生了第三个儿子树谓,也是我的曾祖父。原来,每年清明节,志龙叔叔带我们去祭扫的老坟,就是东启高祖父。高祖父一家五口在这里落地生根发芽,一百三十多年后,繁衍六代人。据统计曾祖父树谓这一房计有七十多口人。
二 族谱保存的历史 ‎(抄自《民国《霞湾冯氏六修族谱》的文化价值》)‎
Published : 4 December 2021 - 6:15:41pm

霞湾冯氏族谱和很多姓氏的族谱一样,经历了战乱和“破四旧”。可以说,作为老百姓个体或者家庭能够保存族谱,和国家图书馆保存族谱相比,有太多不可预计的风险。个人保存族谱的艰难曲折,表现老百姓对根文化的重视,族谱扎根在民间土壤里。民间对族谱的热爱,是我们今天国家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霞湾冯氏族谱一修于清朝乾隆乙卯(1759),二修于清朝嘉庆壬辰(1802),三修于清朝道光庚子(1840),四修于清朝同治乙丑(1865),五修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修于1943年。至今,我族保存了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霞湾冯氏五修族谱》,民国三十二年(1943)《霞湾冯氏六修族谱》。
上面是我族冯群根宗亲保留的《霞湾冯氏五修族谱》。谱上领谱人就是他的高祖父明万公。五代人护卫着这22本谱。1908年领谱的印章颜色深红,字迹清晰。
领谱人:“纯公房樽支明万公” 印章的签名:“子孙宝印”
上面是我族二十二世孙冯义宗宗亲保存的《霞湾冯氏六修族谱》全套26卷本,9卷文字谱,17卷人丁谱,约五十多万字。距今77年的族谱,祖孙三代人的精心保护,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会请谱出来晒太阳,防潮防虫。近年来,不断有族人们上门去翻看。他们一家都会很热情地接待。这次七修族谱,就是复印了他收藏的六修族谱。他被族人推选为七修族谱委员会的副主任。
照片里,两位八十多岁的宗亲,因保存族谱有功,他们的名字都上了六修谱。带着珍藏多年,父辈们留下的六修族谱手抄本,来参加续修七修族谱的会议。冯邵勋宗亲是“先”字辈,是目前最高的辈分。他的举动,引导了自己的儿女,还有长沙等地的侄儿,纷纷回家参加续修续谱的会议,为续修族谱录人丁,得到了族人的尊敬。他说:“我爷爷参加了六修族谱的工作。今天我能够参加续谱,非常荣幸。”
这位族人保存的六修谱《墓茔志》,翻摸毛了。他们按照墓志上的记录,找到多座祖墓,修葺整理。仰岳楼家谱馆专业人士,正在使用古籍的保护手段,对这本《墓图志》进行抢救修复工作。
保存完好的《霞湾冯氏六修谱》,激发了霞湾冯氏续修族谱的热情。77年后的2019年10月16日,在株洲市石峰区霞石社区沙子码头的白祁道观,霞湾冯氏召开了启动七修族谱的预备会议。倡、盛、纯、洪四大房几十位族人代表,从长沙、株洲、湘潭等地赶来参加了会议。由冯启剑(起字辈)、冯焕军(继字辈)、冯信永(树字辈)组织发起成立了《霞湾冯氏七修族谱》编撰委员会,设在株洲市霞石路白祁道观。白祁道观建立于宋朝,历史悠久,是附近各姓氏敬天法祖祈福之地。多年来,一直是霞湾冯氏举持修建,在族谱的《寺庙志》里记载:白祁道观毁于咸丰六年(1856)太平军火,咸丰十年(1860)阖族重建。“文革”期间被毁,1994年落实宗教政策后,冯信永学道归来,立志重建恢复,是湖南省民宗局授牌的宗教合格场地。现任道长冯信永是霞湾冯氏树字辈,倡修族谱,弘扬华夏祖根文化。
三 族谱是人口繁衍史 ‎(抄自《民国《霞湾冯氏六修族谱》的文化价值》)‎
Published : 4 December 2021 - 6:15:12pm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我国2020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11月份公布的人口统计数字13亿7千万,比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6亿多人口,增长了7亿多。人口普查是国力和文化的体现。1943年《霞湾冯氏六修族谱》就精确地运用了人口统计,列出表格如下,记录本族繁衍史,功能有如国家的人口普查。
1.《本族现有各派人数统计表》
2、《本族现有各派配氏人数统计表》

3、《本族现有各派丁口年寿比较统计表》 4、《本族男女统计表》
四张统计表一目了然:
男丁口2358人
配偶1052人
未嫁的女儿690人
阖族人口4100人
男丁口年寿统计表,最有特色。年龄10岁一个档次进行统计。以下只采取九个年龄层次进行比较。
1~10岁545人
11~20岁476人
21~30岁369人
31~40岁337人
40~51岁277人
51~60岁187人
61~70岁114人
70~80岁42人
80~90有11人。
穿过77年的时光隧道,1943年霞湾冯氏1至50岁的男丁,是生命的有生力量。我爷爷奶奶在六修族谱上,只记录一儿一女。这个儿子是我父亲。他们后来又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繁衍了四代人,数据与国家人口增长和普查同步。家谱记录,很好地解读了国家的人口历史。
从统计的年龄结构,按照当时人平年龄35岁,我族人多长寿质量高。2020年11月15日老历(十月初一)寒衣节,霞湾冯氏祭祖活动,百岁老人冯桂六宗亲(谱名:先知)精神矍铄,以最高辈分,领衔祭拜。
800多位有运公子孙参加了活动。
四份统计表,是600多年来,霞湾冯氏繁衍生息的大检阅。
霞湾一世祖有运公,在元朝至正末年,天下大乱之际,带着斗牛、斗祥、斗璧三个儿子,从江西丰城冯家圳来到湘潭避乱,安家立业。
斗牛开基霞湾冯氏、斗祥开基油麻岭冯氏、斗璧开基笃基垅冯氏。
三兄弟相距不过百里,互相守望,各有族谱。
霞湾冯氏明朝永乐年间五派起,分为
倡、盛、纯、洪四大房,立字辈:有、斗、文、原、必。从十五派起,有运公三个儿子后裔统一字辈:承、芳、植、本、维、先、树、德、继、起、日、新、振、家、辅、国。
战乱、瘟疫、饥荒如影相随。明末清初张献忠乱湘,倡盛纯三房十派有55子,35子有后,20子绝嗣。这是霞湾冯氏至暗时刻,有的远走避祸老家江西丰城冯家圳上,有的四散逃难,出现了十室九空的惨状。清朝定鼎,顺治十四年
(1657)经略洪镇抚长沙,颁发上谕:“给发屯牛,招民顶种,即为己业。”霞湾冯氏才陆陆续续重返家园,重振家业。
霞湾冯氏抗疫有方。雍正年间,瘟疫流行,大生公向县太爷请辞司法肥缺,自请担任县医官。他不怕传染,施救病患。用家族白祁道观的道医处方,积极施救病患,造福乡梓。一修族谱为他立传,湘潭县志有记载。现任白祁道观道长冯信永宗亲,纯房树字辈裔孙,以医立道观,以救治天下苍生为己任。今年,积极用中医汤药,防治新冠肺炎,效果显著。
康乾盛世,霞湾冯氏,人口增长。乾隆己卯年(1759)一修族谱时,全族700余口。这是一个家族从元末明初,走到清朝中期,孕育了400年的香火。清乾隆一修族谱后,家族进入了快速有序发展期。纯房芳字辈冯芳柏延请著名武师巫必达(1751—1812)教授巫家拳,拜师习武,强身健体,积蓄能量,是霞湾冯氏走向建功立业的转折点。
冯芳柏(字长茂,绰号:柏先生)经营石灰窑,家中颇为殷实。和他一起习武的有:堂弟冯芳清、冯芳澍,堂侄冯植管,族兄盛房冯芳潭。他们5人是嫡传少林巫家拳冯派一代祖,教授家族子弟,发扬光大少林巫家拳冯派,威震三湘。对冯氏巫家拳,湘潭地方志有记载,当今非遗传承人彭强最有研究。
时势造英雄,咸丰二年(1852),湘乡人曾国藩奉命治办团练,少林巫家拳的冯姓子弟纷纷应募从征。霞湾冯氏倡房十九世孙冯维沅(1841—1885)(名作霖,号竹岩,一号钦若)入同乡郭松林部援剿苏浙,获赏“雄勇巴图鲁”名号,累升至总兵提督衔,记名花翎总镇,晋号“爱星阿巴图鲁”三代晋加二品封典。霞湾冯氏纯房十九世孙冯维明(1832—1908)(字薪传,号陞贵),弟弟维勉(1843—1862)(字勖哉),参加湘军。弟弟战死在安徽休宁县,哥哥征战长江十一年,骁勇善战,屡蒙胡林翼、杨载福、曾国荃、彭玉麟保奏,职任总镇。光绪十年(1884),陕甘总督杨载福亲点陞贵公出征台北,加记名提督,获赏“巴图鲁”称号。一个家族,两个“巴图鲁”称号,光耀门楣。
十九世维字辈人才辈出,文武双全。冯维鉴(字应刚,号詠棠,名尚泰),《霞湾冯氏五修族谱》主编,清末民初霞湾冯氏的精神领袖。他先后在湘、鄂、粤、赣数省学堂讲学,是辛亥革命元勋黄克强(黄兴)的老师。五修族谱里,始终贯穿和传播他自强图存的思想,对霞湾冯氏进行辛亥革命启蒙,至五修族谱时霞湾人丁枝繁叶茂,成为了大家族,
家族蒙馆已经不能满足新成长的一代。1911年民国政府成立,霞湾冯氏率先响应政府号召办,积极在祠堂兴办族学:湘潭私立冯氏霞光初级小学校。
《霞湾六修族谱》第六卷《族校志》,记录了1912年至1943年里,依规行民法,创建族校,建设族校的过程。由冯氏祠堂捐出154亩学田,成为学校的资产和经费保障。
《族校志》收录了我族向县政府提交的办学报告,省政府对霞湾冯氏办学的《嘉奖令》;详细记录了族校32年四届校董会名单;族校财务管理制度;历年各科老师的名单,包括老师性别,毕业的学校;所教课程开设;历届学生名单。第一届校董会理事长冯克勤,曾在北平大学任过教授,亲自回霞湾主持了两届校董会的工作。更难能可贵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全族人勒紧裤带,群策群力办族学,培养人才,提高了地方百姓的整体素质。
教育兴邦,教育兴族。族学教育提高了霞湾冯氏的综合素质,实现了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的转型。1935年,民国政府在霞湾附近清水塘建立国营工厂,我族子弟文化水平普遍高,很多年轻人被招工进厂,成为湘潭地区最早一批有知识、有技术的产业工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在冯氏祠堂的湘潭私立冯氏霞光初级小学校改为霞湾小学,直到1993年才拆了老祠堂建新校舍。
上世纪九十年代,株洲的一些父母官把株洲定位为:“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火车头拉来的城市。”这个定位有点武断。《霞湾冯氏六修族谱》的价值让我们学历史,知兴替,向未来,重视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完成七修族谱的责任和使命。
Welcome to Your Genealogy
Published : 3 December 2021 - 9:52:24pm

The genealogy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is powered by PhpGedView. This page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to this genealogy.

To begin working with the data, choose one of the charts from the Charts menu, go to the Individual list, or search for a name or place.

If you have trouble using the site, you can click on the Help icon to give you information on how to use the page that 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Thank you for visiting this site.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